如何评价知乎的电子书项目,以及对LOFTER的启示

知乎可能是最近几年中国互联网圈子里兴起的最有价值的社交网站,前不久获得了腾讯和搜狗的投资。为什么会被腾讯投资这个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,众所周知腾讯手握移动互联网最大的社交流量,自然是不需要知乎的这点流量的。那么我认为腾讯投资知乎最主要的两大原因是:1 知乎作为新模式的社交软件,又快速增长,作为行业老大的腾讯需要将其“招安”,以免将来可能威胁到自己。这和Facebook收购Instagram的原因类似     2 腾讯旗下的QQ、微信需要有资讯、文章流入来保证用户的阅读需求,但是当前信息泛滥,广泛流传在朋友圈的“爆款文章”都缺乏深度,因此继续高质量的信息源来补足短板,同时还能提高其控股的搜狗搜索的地位,知乎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刚好是腾讯稀缺的。

那么回过来思考知乎的电子书项目,一个很容易得出的结论是,知乎电子书是知乎在内容变现领域的一次尝试。社交软件的变现方式:广告影响用户体验、电商游戏知乎又不太适合,增值服务又和知乎“免费分享自己的知识见解”的初衷违背,显然剩下的内容变现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手段了。

那么在深层次考虑一下,知乎电子书项目启动至今也好几年了,累计的书目和定价都不高,再思考一下国人的付费意愿,我猜测这个项目的盈利能力有限。知乎一开始应该只是尝试试水,和前端时间火爆朋友圈的值乎一样,就是试探中国用户对于这些精短知识讯息的付费意愿,从后来几乎停滞的盐系列来看,直接变现能力应该一般。当然,即便是作为一次品牌和噱头的宣传,同时向用户标榜尊重知识的态度,也是值得一做的,这和当初我们做LOFTER ART时候的想法相似。

那么应该知乎一定还有其他目的,我猜测可能有以下几个:1 帮助部分高质量用户变现。一直以来社交媒体大V的变现方式都是开淘宝或者写软文、做广告,很难实现“站着把钱赚到”,那么这次知乎作为出版社,帮助站内大V盈利的尝试肯定会讨得核心用户的好感   2 满足部分没时间刷知乎的用户有效获取高质量内容,就是经典的花钱买时间,直接获取有用的资讯  3 利用电子书超强的长尾效应在互联网上传播,宣传知乎。 其实知乎电子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作者发布在知乎上的问题,如果是知乎用户很多都看过了,因此我认识知乎电子书的目标用户很可能并非知乎社区用户,而喜欢看电子书的阅读者又是知乎社区的潜在用户,那么相当于做了一次免费的宣传册的效果(在这一点上,知乎电子书和知乎日报的定位相似)

分析完了知乎电子书项目的目的,然后看一下它到底是如何实施的。电子书主要分2种:一类是单个作者的创作,分为较长篇的盐系列和短篇的一小时系列;还有一类是多个作者的回答合集,即知乎周刊。 如果区分一下2者的定位,我认为前者的产品定位更符合我上文的描述;而后者的定位更像是”豪华版专题“,即通过一个编辑将知乎内某一特定主体的优质回答进行聚合,制成电子书以供阅读。有意思的是,知乎将撰写周刊的权限也下放给了用户,不仅获得了更专业、更有激情的用户小编,还节约了官方运营的精力。这一点也符合知乎一向来的发挥UGC的力量的信念,无论是”知乎日报“、”读读日报“还是”知乎周刊“,都是用户小编在无私地为知乎工作,这固然需要平台有超凡的魅力。

最后说一下对LOFTER的启示。我认为从广义来看,知乎电子书其实是对用户原创优质内容的一种变现方式。从这个角度出发,一切将LOFTER原创优质内容商业化的手段都是类似的,无论是出版摄影书、同人本等,还是将图片制作成手机壳、壁画、T恤等,都是内容变现的途径。从风格角度讲,如果说知乎的内容是理性、科学、知识的;那么LOFTER的内容则是感性、艺术、技能性的。既然前者的内容有价值,后者的内容价值也是不容否认的。

从狭义的角度讲,仅仅考虑内容电子书化。我倒是觉得可能比较困难,因为知乎的内容相对大众,而且各类电子书相对领域比较细分和精准,如果LOFTER来做的话会比较困难。可能值得一做的就是摄影集,像WANNIMAL的私房摄影集售价高达500元一本,说明还是摄影大师的作品集或者课程还是很受欢迎的。不过不过摄影集的受众和变现天花板比较低,而且大牛摄影师的合作意愿也未可知。还有一个思路是可以利用LOFTER良好的逼格做一些贴牌制造,当然这个就比较远了。

还有一点则是,知乎的这种发挥用户UGC的力量去聚合内容的方式,也是值得LOFTER学习的。我们当前的专题都是小编编写的,那么有没有可能由用户去撰写专栏、撰写专题,甚至出版周刊等呢?还是很有想象空间的。

评论

© 姜风遥 | Powered by LOFTER